<em id="tl4pd"><ruby id="tl4pd"><input id="tl4pd"></input></ruby></em>

  • <rp id="tl4pd"></rp>
    <button id="tl4pd"><acronym id="tl4pd"></acronym></button>
  • <rp id="tl4pd"></rp>

    <th id="tl4pd"><pre id="tl4pd"></pre></th><tbody id="tl4pd"></tbody>
    首頁 > 絲路 > 正文

    新加坡經濟明年將進一步走弱

    新華絲路|2022年10月28日
    閱讀量: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金管局)27日發布半年一度的《宏觀經濟評估》報告。這份報告稱,在外部需求疲弱的情況下,受貿易相關行業的拖累,預計2023年新加坡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至低于趨勢水平。

    新華絲路新加坡10月28日電(記者李曉渝)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金管局)27日發布半年一度的《宏觀經濟評估》報告。這份報告稱,在外部需求疲弱的情況下,受貿易相關行業的拖累,預計2023年新加坡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至低于趨勢水平。

    當地媒體引用分析人士的話說,所謂趨勢水平是指3%左右。

    金管局在報告中說,新加坡的經濟增長可能在未來幾個季度受到抑制。事實上,在貿易相關行業、國內市場導向行業、旅游相關行業的和現代服務業等廣泛行業的貢獻下,2022年全年新加坡的GDP增幅預計將達到3%-4%。這意味著新加坡經濟增長動力出現了再平衡,2021年那種主要由貿易引領經濟增長的情況已經過去。

    但就明年的情況來說,一方面外部經濟疲軟會沖擊貿易相關行業;另一方面,雖然國內市場導向行業和旅游相關行業會繼續擴張并支持整體經濟增長,但高通脹和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會抑制消費者信心,從而可能減緩可自由支配支出的增長。

    今年9月,新加坡金管局核心通脹率從8月的5.1%進一步上升至5.3%,再創新高。整體通脹率則保持在7.5%不變。新加坡貿工部和金管局表示,核心通脹率預計將在未來幾個季度保持在高位。直到2023年下半年,隨著該國勞動力市場的緊張形勢緩解和全球通脹放緩,核心通脹率才會明顯地放緩。

    新加坡作為一個小型外向經濟體,其整體經濟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金管局表示,全球經濟已進入一個危險的“失衡階段”,經濟增長和通脹之間的相互關系正在惡化。這種情況至少將持續幾個季度,屆時全球GDP增長將大幅放緩,并保持在趨勢水平以下。通脹則將維持在高位,直到2023年下半年才會放緩。金管局認為,通脹長時間維持在高位會導致利率進一步上升,并導致經濟活動進一步收縮。此外,家庭和企業支出的回落,加上金融環境的進一步收緊,可能與金融體系現有的脆弱性相互作用。這將加劇全球經濟低迷,并可能導致許多新興市場出現破壞性的資本外流。

    就新加坡而言,今年第二季度該國經濟已經因為涉外行業的疲軟表現而出現了0.2%的環比降幅。這還是在新加坡政府放寬邊境和國內防疫管控,讓國內市場導向行業和旅游相關行業從此前受壓抑的需求釋放中受益的條件下得到的結果。即使重新開放讓新加坡的經濟活動持續增長,這一趨勢總體上仍然延續到了第三季度。雖然第三季度的GDP環比增幅反彈到1.5%,但外部需求疲軟讓新加坡制造業和金融服務業的表現都低于預期。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新加坡制造業產出環比下降了3.2%,表現遠差于第二季度的環比增長3.2%。導致這一情況發生的主因是,受半導體制造業收縮影響,新加坡制造業中的電子產品制造業產出在第三季度下降了13.3%。而半導體制造業收縮的原因則是美國等主要市場對智能?機和個?計算機等消費設備的終端需求減弱,同時全球對5G投資和數據中?的需求增?似乎已經?頂。

    制造業的疲軟也從新加坡的出口數據上有所反映。金管局表示,新加坡的貨物貿易近幾個月來出現了走弱的跡象。按同比計算,名義出口總額雖然繼續取得強勁的兩位數增長,但這是受到了石油類本地產品出口及非石油類產品轉口貿易(NORX)的支撐。新加坡的非石油類本地產品出口對整體出口增長的貢獻已經有所減緩。此外,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來,實際整體出口額的增長遠低于名義出口額的增長,這表明名義出口額的增長是由原油、大宗商品和半導體出口價格上漲推動的,而不是來自出口量的增加。

    華僑銀行首席經濟師林秀心認為,新加坡制造業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都只會繼續勉強維持溫和表現,原因是全球經濟增長和需求前景明顯走軟,同時全球央行積極收緊貨幣政策,以及通脹壓力加劇侵蝕消費者的購買力。她說,傳聞稱德州儀器和SK海力士等大型芯片制造商對未來的前景都持悲觀態度,前者認為個人設備和工業設備的需求都會疲軟,后者則警告稱,市場環境將出現前所未有的惡化,并準備將明年的資本投入削減至少一半。盡管臨近年底,圣誕節訂單高峰應該有利于訂單增長,但由于經濟阻力不斷加大,今年新加坡制造業產出的全年增幅可能會低于3%。因此,新加坡經濟將需要服務業來承擔促增長的重任。

    不過,新加坡服務業很可能難以承擔如此重擔。今年第二、第三季度,該國的金融與保險業都走弱,主要是受到銀行業表現較差的拖累。各銀行機構受經紀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減少的影響,凈收費和傭金收入繼續下降,而信貸中介業務則在第三季度表現平平。另外,8月新加坡銀行業的居民貸款較6月份小幅增長0.1%,較前三個季度1.5%的平均增幅有所下降。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是企業貸款活動減弱,特別是制造業、建筑業和一般性商業的貸款活動減弱較為明顯。同樣,由于來自全球的貸款減少,新加坡銀行業的非居民貸款在第三季度的前兩個月下降了2.3%,很可能讓這一指標連續四個季度出現收縮。

    金管局認為,由于全球通貨膨脹加劇和金融環境收緊,新加坡金融業的外部需求放緩,其增長前景受到削弱。短期內,隨著全球各國央行進一步采取緊縮措施,預計新加坡金融業中對市場情緒敏感的行業的前景都將趨于悲觀。

    旅游相關行業雖然隨著部分國家放松防疫管控和油價下降而獲得喘息之機,但全球增長前景疲軟可能會阻礙航空業的復蘇。另外,現在網絡會議的流行,以及一些企業為降低碳排放做出承諾而減少商務旅行,這些不利因素也會影響航空業的復蘇步伐,尤其是商務旅行可能將無法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對酒店業來說,今年旅游業的復蘇無法為其抵消政府防疫用房訂單減少的影響,因此今年將保持低迷。另外,人力缺乏也影響了該行業滿足更多需求的能力。

    另外,雖然旅游業復蘇會對新加坡面向本國消費者的零售、餐飲等行業產生積極的溢出效應,一些零售業企業今年的表現會好于預期。今年下半年的F1賽事等大型活動,消費者在明年年初消費稅上調前集中消費,也都可能刺激消費使其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但這種增長勢頭會在明年放緩,這是因為通脹上升和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可能會抑制消費信心,而且隨著新加坡居民出境旅游回歸疫情前水平,消費者們也可能會更傾向于通過海外旅游釋放此前被壓抑的消費需求。

    大華銀行高級經濟師柳天成表示,此前新加坡政府披露的預估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經濟同比增長4.4%,制造業、建筑業和服務業都對這一增幅有所貢獻。其中,制造業第三季度同比增長1.5%。然而,從最新公布的制造業數據來看,假設其他行業的數據沒有重大變化,第三季度新加坡GDP增速預計將被下調0.2個百分點至4.2%。另外,9月新加坡電子產品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進一步下滑至49.4,9月電子類非本地產品出口下降10.6%,而新加坡制造業整體PMI也被拖至50以下,這些數據說明電子產品制造業進入了下行周期。

    柳天成表示,盡管仍然對運輸工程行業、一般制造業和精密工程行業的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但海外電子產品需求日益疲軟顯然給新加坡的出口勢頭和制造業需求造成了負面影響。同時,9月新加坡對G3經濟體的非石油出口增長放緩也證實,在更激進的貨幣政策收緊的背景下,全球需求正走向低迷。因此,他將對2022年新加坡制造業產出增長的預期從此前的4.5%下調至3.5%。但他也對今年服務業加速增長能彌補制造業增長放緩的損失報以期待,因此保持對2022年該國GDP增長3.5%的預期不做改變。對于2023年,柳天成認為新加坡制造業的前景不佳,因此明年新加坡GDP增幅將顯著放緩至0.7%。

    新華財經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傳播矩陣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
    AV最新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em id="tl4pd"><ruby id="tl4pd"><input id="tl4pd"></input></ruby></em>

  • <rp id="tl4pd"></rp>
    <button id="tl4pd"><acronym id="tl4pd"></acronym></button>
  • <rp id="tl4pd"></rp>

    <th id="tl4pd"><pre id="tl4pd"></pre></th><tbody id="tl4pd"></tbody>